公司动态
本文来源:工人日报 本文作者:meichuangtm 发布时间:2023-09-13
甘肃“专利第一人”孙生灵,搞了30多年发明,手握108项发明专利,却没一项被转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公布的《2012年全球知识产权指标报告》,中国知识产权局所接受的专利申请数连续超过日本及美国,在2011年成为世界第一。多地数据显示,我国民间发明人得到的专利数虽然约占到全国授权的专利数量的一半,但其专利转化率还不到5%,而在专利申请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高校,其专利的转化率同样也不高。
据了解,我国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个人。其中高校和个人的转化率均不高。
业内人士在月初闭幕的2012第六届中国专利周重庆专利展示交易会上透露,该市个人专利转化率不到5%。而据媒体报道,湖南、安徽、武汉、南京等省市的民间专利转化率均不到5%。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促进中心主任邹定国介绍,民间发明人得到授权的专利数量,约占全国一半,仅今年前11个月就达30多万件。
高校专利转化率同样不容乐观,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如果平均计算,高校的专利转化率也只有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李长安将我国专利申请成为世界第一视作“虚胖”。他表示,专利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有意义。大量专利不能顺利进入市场应用,有的是因为缺乏实用性,有的是因为效益无法预测导致企业不愿购买,许多专利一“出生”就被束之高阁。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秘书长肖鲁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市场是决定专利转化率的重要原因。她说:“我国个人专利转化率低一方面是因为个人专利推荐的渠道不够,许多个人专利申请后,缺乏被企业采用的渠道,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的个人专利市场需求并不大,现代发明更多地依靠团队完成,个人有价值的发明并不多。”
谈及高校专利转化率低,肖鲁青认为:“高校专利转化率低则因为创新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差别,高校科研成果并不围绕市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大量的高校科研成果用作评职称之用,距离市场尚有一段距离。”
李长安也认为,中国的专利技术要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应该鼓励专利中介组织和孵化机构的发展。建立开放竞争的市场体制,让市场机制在专利技术的优胜劣汰中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