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本文来源:www.mctm.net 本文作者:湖南商标注册 发布时间:2023-09-13
4月13日,东方千名织黎锦高手同台竞技,大家在展示脚踏纺纱车纺线的技艺。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五指山市番茅村,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黎锦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兰香(左)在织锦。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知名度的提升,给黎锦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然而,面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推广、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手工艺品与现代工艺品的矛盾、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以及手工艺产品不得不承受的工业化标准的高额税赋,在海南黎锦传承与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黎锦企业,也颇为困惑。
4月中旬,一起关于黎锦的涉嫌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将我省规模最大、也是最早从事黎锦传承与保护的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所遭遇的一系列困惑,以一种更为清晰、直白的方式呈现出来……
回想起2011年末的喜悦,海南锦绣织贝公司董事长郭凯现在更多的只是无奈。
但在当时,她以为凭着多年的辛勤付出迎来了收获。在外人看来,那一年的她堪称“名利双收”。
2011年初,郭凯作为牵头人申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南黎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获准立项。她不但成为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还被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2011年末,她的公司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不但其产品作为政府礼品送给众多国内外友人,很多大公司也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订制既有浓郁黎族风情、又能展现企业文化的黎锦壁挂装饰公司门面。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更大的成功迈进。当年9月,踌躇满志的郭凯举办了盛大的“时光3000·黎锦之夜”新产品发布会,将时尚元素与古老文化符号融合的创意,赢得与会者阵阵掌声。
但郭凯现在才知道,如今面临的危机和困难,其实也正是在那一年开始酝酿的。
今年4月中旬,海口市公安局就海口锦一公司刘某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立案,并正式拘留刘某。2011年,刘某还是郭凯最信任的店长,而近年涉嫌假冒郭凯商标的海口锦一公司,正是在那一年由刘某的母亲成立。
黎锦之珍
黎锦带来的巨大商机,现在让不少人眼热甚至铤而走险去犯罪。但在2005年郭凯成立海南锦绣织贝公司时,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件事。在岛内知名的“冰山沙龙”举办的一次关于黎锦的研讨会上,很多人劝郭凯不要“不务正业”。当时研究黎族民族文化的胡娅玲是不多的几位支持者之一。来自云南的胡娅玲告诉郭凯,云南很多旅游工艺品都来自少数民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当时就坚信这件事能成功,关键是看能不能坚持下来。”胡娅玲说。
“最初就是因为喜欢,而且当时正好也比较有闲,1992年下海经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郭凯说,她在邂逅了黎锦之后,越收藏就越舍不得放手,2005年,索性成立了这家公司。
“黎锦早在元代就有很高的知名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外也有相当影响力。”作为黎族织锦的研究者,省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副所长林开耀认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黎锦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宋末元初,黄道婆正是师从黎族人学会了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返回故乡松江后向当地传授先进纺织技术并推广先进纺织工具,松江府也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人们将“衣被天下”的美誉给了黄道婆,到清代,又将其尊为布业的始祖。而这一切的起源,就是如今深藏海南乡间的黎锦。
在现代手工业的冲击下,过去作为黎族日常用品的黎锦,一度成为仅在祭祀、节庆、婚嫁、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才使用的物品。上世纪50年代,掌握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约有5万人;到上世纪70年代,这一群体骤减至不足2万人;本世纪初,掌握这一技艺的人已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
民间有不少人意识到了保护黎锦的急迫。2004年下半年,五指山的黎族女子卢少穗带着省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的4名下岗女工,在自家三室一厅的房子里做起了黎锦。那时的卢少穗甚至还不懂祖先传下来的这门传统技艺,但从事工艺美术的哥哥建议她,作为黎族人应该为黎锦的传承做一些努力。
一直苦于寻找“织女”的郭凯在一年多后慕名找到了卢少穗。当看到郭凯把黎锦讲得头头是道时,卢少穗开始相信眼前这个北方女子是真想把黎锦作成一份事业。这几名“织女”成为最初的“种子”。郭凯鼓励附近的村民都来学习织锦,而且织出的成品无论好坏都一律收购。
“你要让老百姓看到,黎锦能够带来好处,最直接的当然就是经济回报。”现在,郭凯在五指山、琼中分别建立了基地,公司常年聘请的“织女”接近30名,经常联系的“织女”达到两三百人。
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动黎锦这一珍贵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2006年,代表中国织锦起源的海南黎锦与代表中国织锦最高技艺的南京云锦,共同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黎锦又与云锦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黎锦放在全国来看,都是珍宝!”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20多年的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王羿2007年开始研究黎锦后,再也割舍不下。王羿说,海南相对封闭的环境让黎族的传统和文化得以更好地保留下来,不像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因被同化而失去了本民族的魅力。
“民族文化是旅游文化中非常棒的一张底牌。”王羿认为,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一流的自然资源固然吸引眼球,但独特的人文资源才是一个地区的核心吸引力。
在政府、企业、群众、社会的共同推动下,黎锦成为我省众多非遗项目中保护和传承得最好的项目。在黎锦保护上,政府多部门联手挖掘、抢救、整理、记录,保亭、五指山、琼中、白沙、东方、乐东、昌江等市县先后建立了黎锦传习馆。
黎锦之惑
2007年4月,来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比尔·盖茨收到海南省政府一份特殊的礼物———精美漂亮又独具海南地方风情的黎锦壁挂《双凤朝阳》,黎锦的独特的美丽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在全世界面前。
同样是在那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参会的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乡村银行总裁尤努斯,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等政商名人们都收到一份海南赠送的精美黎锦礼品。
这些带有海南文化符号的精美礼品,全部来自海南锦绣织贝公司,这让郭凯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
但伴随着企业的成长,问题、困难和困惑也陆续而来。
郭凯首先遇到的是税收的难题。按照相关规定,当企业连续12个月的销售总收入超过80万元后,就将按照一般纳税人纳税,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对别的企业而言,只需缴纳自己增值的那部分。但因为黎锦都是从老百姓手中收购而来,企业不得不按照销售收入的17%纳税。
“黎锦都是农户手工生产,成本也主要是人工成本,的确比较特殊。”省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对其他行业而言,17%的增值税是分摊到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有的环节可能仅需承担2%-3%。“我们一直积极向国家税务总局反映这个问题,税收政策的权限不是省里就可以决定的。”省国税局得到的答复是,江苏、湖南、云南等地也都在反映这个问题,国家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调研。
“税收的支持是一方面,其实国家还有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或许也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省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虽然仅锦绣织贝一家企业遇到这个问题,但仍会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反映。
在受困于税收政策后,2008年,海南锦绣织贝开始尝试黎族符号的工艺品开发,就是将黎族传统符号应用在围巾、领带等工业产品中。最先推出的3000条带有黎族传统符号的羊毛围巾供不应求。
“为何没做单纯的手工产品?一是因为手工产品耗时较长,产品品种也较为单一,售价也较高,在市场开拓方面很难得到保证;同时,还要单独承担17%的增值税,企业难以为继,何谈对黎锦的保护。”郭凯坦言,在税收政策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只能以工艺品的开发来维系手工产品的生产。
不过,业界对这一做法有着不同的看法。“站在企业的角度,工艺品与手工产品不冲突,企业毕竟要生存。但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场,我觉得还是有冲突,黎锦是手工产品,图腾也是传统的。”卢少穗说,专家、学者、艺术家都有各自的观点,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反对者认为图案变形了,让黎族文化变味了。
“传承应该是立体的,不应该局限在一块布上,很多人会通过这些符号了解黎族文化、了解黎锦。”郭凯向大家解释自己的初衷和意图。
在争论声中,这些工艺品还是因其更接近现代生活、更具实用性,而且价格也相对手工产品实惠而广受市场好评,市场开始有人推出仿制品。
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郭凯对设计的产品图案申请了版权保护,此举直接引发了一场官司。有学者认为,这些图案是黎族祖先传下来的,是属于公共的财富,企业不应该将其作为自家的东西。
郭凯认为自己并非注册了那些图案,而版权所要保护的,仅仅是对这些图案的再设计、再组合,“而且即使注册成功,目前的保护也很苍白,市场上大量的仿制品就是证明”。
公司利益与公共利益究竟如何权衡?传承与创新又该如何平衡?
林开耀坦承,公司的商业运作对黎锦的传承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公司+农户”的方式不但公司盈利,农户也有经济利益,能够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公司的开发应该在保护原汁原味的黎族织锦工艺的基础上进行,要尊重黎族文化,比如黎族5个方言的图案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它组合起来,大家便会觉得不对味。
“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统文化的应用,应该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王羿说,产品专利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专利,而是针对某个应用图案的专利,这与黎锦的专利保护是两个概念。海南企业步伐还是慢了,应该推出更多适合时代、时尚的具有黎族风情的纹样设计,这些原创的设计相信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黎锦之路
从2008年一路争论过来,直至现在,似乎谁也没能说服谁。
“很多小作坊直接用我们热销的产品图案找人代工。因为他们省去了中间的研发过程,利润也更高。”锦绣织贝总经理助理郭丽说,研发一款产品从设计、打样到生产,顺利也需要半年。而且研发10款产品,最终能推出的也仅3—5款。公司研发的产品目前达到900多种,但投放市场的仅300多款。
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的刘某,正是看中了这样的商机。2011年,她是锦绣织贝公司一名店长,同年,她的母亲成立了海口锦一实业公司。颇让人回味的是,2012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天,刘某用海口锦一公司的名义,与海口一家公司签订了销售330件黎锦产品的合同,货值达到26.55万元,而她直到去年6月,仍以公司店长的身份在锦绣织贝公司领取工资。
事发后,订货的这家公司觉得难以置信。当时这家公司做庆典是慕名到锦绣织贝位于省博物馆的展示厅去订货的,刘某以店长的身份接待了他们。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收到的甚至连商标都是一模一样的货品,其实出自海口锦一公司,与海南锦绣织贝毫无关系。
“市场上小打小闹的仿冒者,公司一直没理会。开始觉得刘某有问题,也以为仅仅是灰色收入这类小问题。”郭丽说,刘某不但开了实体店,而且开了网店,离职后仍与公司十余名高管、技师保持密切联系。“我们对她没有任何秘密,她直接做那些热销的款,不需要任何研发投入。”郭丽觉得,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很难支撑这个行业向品牌化、精品化去发展。
就在2011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后,郭凯以为可以更多投入到刚刚申请下来的黎锦传承与保护国家课题中时,2012年,在“内外围攻”下,郭凯的公司在整个黎锦市场走红的同时,销售收入仅800多万!
“如果是外面的人来做这些事,是不正当竞争。但发生在公司内部,便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千了。”海南富岛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增玉说,从法律的角度,郭凯注册了商标、申请了专利,但现实中,无论是注册商标还是申请专利,由于黎锦“非遗”的身份,都有不同的反对声音,这让企业甚至很难去宣传推广这方面的内容。
“这起案件尽管涉及的是锦绣织贝一家公司,但反映的是整个黎锦在传承和保护方面面临的问题。”付增玉说。
这起源自公司内部的商标案件,令郭凯感到心痛和心碎。她不想过多谈及这起案件的是是非非。除了反思自己在公司管理方面的得失,她更希望全社会给予黎锦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企业、学界、老百姓都需要支持,尤其要老百姓的支持更重要,这样才能打造出更具本土特色的黎锦精品。”郭凯坦言,仅凭热情、责任,没有利润来支撑,企业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
郭凯牵头的关于黎锦传承与保护的课题今年底将完成。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成员深入城镇乡村,并举办多次研讨会,与省内外各界人士共同探讨社会、学校、民众、当地政府以及企业应该在黎锦传承与保护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并研究国外及其他民族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而与黎锦同时申遗成功的云锦,围绕着南京云锦国家标准的制定、南京云锦连锁经营模式的设计、南京云锦品牌授权和连锁经营的设立等内容推进着云锦的传承与保护。
成立于2008年的全国云锦产品标准化委员会,则致力于就“南京云锦”的“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设备及工器具、产品技术要求、品质要求、品质指标等,制定详尽而完备的产业标准,既体现南京云锦传统织造工艺的天才创造性和独特性,又兼容“南京云锦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中华老字号”等自主知识产权资格的特殊规定性。
“未来要怎么做,我到现在仍然不知道。”郭凯依然清晰地记得,2004年决定从事黎锦时,在中国人民大学MBA课上与老师的对话:
“黎锦能否作为一个事业来做?”
“关键是你想干嘛?如果是做公益,可以探讨。如果要做企业,恐怕不行,文化产业很难赚钱!”
但郭凯说,她依然会将黎锦的传承和保护作为一种使命,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十几年前,都没有多少人知道黎锦了,不过,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了”。